日语学习与研究

期刊名称: 日语学习与研究
创办日期: 1979
主办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刊期: 双月
电话: 010-64492401
    010-64493203
Email: ryxxyyj@vip.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19/H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439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朝市监广登字20190017


中日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 成岛柳北与《花月新志》——日本近代文学的汉诗文脉络

    王志松;

    成岛柳北在明治时期创办《花月新志》杂志提倡"风流",促进诗文繁荣。成岛认为,文明开化不能局限于物质文明,也需要发展诗文。这种文明开化两分法的观点早于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是促进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风流"是成岛文学的根本特性,受汉诗文传统的影响,包含三个层面:对个体生命的体悟、对日常性的超越以及对媚俗和政治的抵抗。讽刺世俗只是其"风流"表征的一个侧面,因此文学史研究长期将成岛定位为"戏作作家"是片面的。

    2021年04期 No.21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 风会转移 明治文坛上的桐城文风

    周游;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文坛上以重野安绎、藤野正启、川田刚为代表的名家在文风上开始寻求变化,并逐渐趋向桐城派。近百年来的中日研究者多将桐城名家黎庶昌赴日担任公使视为这一风会转移的主因。但事实上,早在黎氏渡日之前,日本文风就已经发生了转变。而无论是黎庶昌,还是后来的张裕钊、吴汝纶,都无意在日本传播桐城派古文,他们对日本文坛的影响不应被过高估计。桐城派古文得以在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还是日本文士为了对治本国文坛的弊病而主动吸取的缘故。不过,日本文士学习桐城古文是采取派外远观的模式,他们并不自诩为桐城派,也不把桐城派看作是清文的唯一正宗。他们在创作中,既会师法桐城派风格的作品,也同样关注在中国久已丧失市场的清初古文家的作品。

    2021年04期 No.215 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3K]
  • 从《三体诗》注释史看江户俳人森川许六的唐诗阐释

    郭雪妮;

    《三体诗》是宋人周弼编纂的一部唐诗选集。自14世纪以来,《三体诗》在室町时代禅僧之间反复被讲读、注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抄物"文献体系。这些"抄物"既是江户俳人注释、接受《三体诗》的基础,也是其批判与超越的对象,森川许六《和训三体诗》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和训三体诗》是"蕉门"俳人森川许六临终之际遗留的一部未竟之稿,该书从注释形式、内容、审美风格三个层面,实现了对日本《三体诗》注释史的超越。具体而言,《和训三体诗》在注释形式上选择了松尾芭蕉新创立的"俳文"文体,内容上注重以江户时代的风土文化进行"翻案",审美风格上则强调和汉交融、雅俗折衷。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超越,森川许六将《三体诗》从室町禅僧以"政治讽喻说"为主流的注释史中释放出来,将唐诗审美带入一种冲淡、风雅的俳趣境界。

    2021年04期 No.215 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6K]
  • 兰学翻译“直译”“义译”原则的提出与溯源

    陶磊;

    江户末期,日本兰学医者杉田玄白在德国解剖学译著《解体新书》的《凡例》中提出了"翻译""义译"和"对译"(即音译)三种翻译方法,其弟子大槻玄泽重订该书时收录的《旧刻解体新书凡例》则称"翻译"为"直译"。根据大槻《六物新志·凡例》和《兰畹摘芳·凡例》的相关记载推测,《旧刻解体新书凡例》对翻译方法的命名应是杉田在《解体新书》的修订工作开始以前就曾提出过的,而非大槻重订时首创。另一方面,《解体新书》提出的翻译方法明显继承了中国的佛经汉译理论,我们不仅可以在南宋的《翻译名义集》中发现对应术语,更可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成书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其中的"正翻"和"义翻"与早期兰学家操用的翻译术语完全相符。

    2021年04期 No.215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信息专栏_学术用语对照

东亚政治研究

  • 王之春访日与清政府的对日国防战略

    徐磊;

    1879年日本强行吞并琉球,清政府内部上下震惊。部分官员提出以武力解决中日两国之间的纠纷。在这种背景下,清政府官员王之春受两江总督沈葆桢的派遣访问日本。在访日期间,王之春对日本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归国后,王之春向直隶总督李鸿章汇报了日本国内的状况并提出了积极的对日战略构想。王之春的构想引起了薛福成等官员的关注,并被吸收到海军建设的方案中。但由于清政府的因循腐败,官员们国防观念落后,最终未能在实践的层面上推进这一对日战略。

    2021年04期 No.215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进程中的天皇“巡幸”——以明治九年为中心

    孙源;

    明治初年,日本国内外环境纷繁复杂。危机之下,明治天皇开展了明治九年"巡幸",其目的主要有:在政治上彰显天皇权威,在经济上推动殖产兴业政策在地方的贯彻,并将无业士族这一不稳定阶层纳入近代资本主义体系当中。此次"巡幸"促成了天皇形象由历史虚像向军人实像的转变,为日本士族授产事业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随着1877年西南战争的结束,日本的国家军事战略重心逐渐对外转移,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考察结论认为,将彰显天皇权威和建设近代化国家结合起来的此次"巡幸"是天皇制中央集权政府的一项重要部署。

    2021年04期 No.215 4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3K]
  • 日本女帝与天皇丧葬制度的嬗变——以奈良时代前后为中心

    张燕燕;

    飞鸟时代末、奈良时代初,日本天皇的葬制和殡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均始于女帝时期。持统女帝死后首次行火葬,自此,天皇死后火葬和土葬并用。元明女帝死后严格贯彻了薄葬,此后,天皇殡期显著缩短。这些变化与外来佛教的影响有关,但本质上取决于当时皇位继承变化的需要,皇位继承从上代天皇死亡后继承转变为生前让位继承。天皇火葬的普及和殡期的缩短,正是顺利实现皇位继承"无缝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考察女帝与天皇丧葬变化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古代日本女帝研究。

    2021年04期 No.215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

日语语言研究

  • 日语教育领域学术用语使用规范性问题探讨

    费晓东;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语料库检索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日语教育领域学术用语使用规范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受第二语言日语逆向负迁移的影响,日语教育领域学术论文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学术用语使用不规范问题;(2)与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研究生相比,日语教育专业研究生对日语教育领域学术论文中使用不规范术语的心理接受程度显著偏高,在论文写作中更容易使用这些不规范的汉语表达。全面探讨日语学术界各研究领域学术用语使用规范性问题,系统整理并制定汉日英术语对照表,有助于提高日语论文学术质量,并增强汉语在国际学术研究中的话语权。

    2021年04期 No.215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5K]
  • 日汉感情形容词表抒句的认知对比研究

    吴宏;

    认知语言学认为,主客观识解与认知主体进行语言表述时选择的表达形式密切相关,同时也对该语言语法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本文以感情形容词表抒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日语和汉语的典型句式以及主语显现形式的异同,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日语倾向于偏主观识解、而汉语倾向于偏客观识解这一认知上的不同所致。

    2021年04期 No.215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 论道德观的社会文化力对语用义实现的决定性作用——以「XはYものだ」「(Xは)Yことだ」句式为例

    许慈惠;

    本文尝试在社会文化语言关联的视角下考察论证共享的善的、本份的、良知的道德观所具有的强大社会文化力,以及它在语言共同体内部于填补语面义的逻辑缺损、实现语用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道德观的社会文化力特性对构式的产生与理解的认知机制提供了另一种解释的可能性。

    2021年04期 No.215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 现代日语字训异读现象中的语义重构路径研究

    曹彦琳;

    字训异读现象是日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字与训的搭配法,不是按照汉字应有的音读或训读来标注注音假名,而是依作者的表达需要创造出的临时性、解释性、个性化的用法。用同义的外来语标注汉字部分,如「麦酒」(b?ru),或用同义的和语词来标注汉语词,如「拘泥」(kodawari),这种字训异读方式相对简单而固定,主要起到了"视觉装饰效果"。而像「女性」(sakura)「女性軍團」(amazonesu)这样用不同义的词来训读汉字的字训异读方式,则使汉字部分的词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语义重构。语义重构的路径按照语义的激活模式来看可以分为一次激活模式和二次激活模式,前者主要通过单纯隐喻或转喻的手法来实现,而后者则是隐喻与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年04期 No.215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3K]

信息专栏

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高校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反思型工作坊的质性分析

    朱桂荣;

    本文以高校日语教师研修工作坊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来自全国50所大学的100名日语教师的"教学反思任务单"进行了质性分析,探究了教师在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教学观念和教师知识有待更新、教学效果有待增强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与学生方面的原因和某些客观原因有一定关联,但是教师方面的原因最为主要。这说明我国日语教师能够认清自身不足,渴望获得专业发展。本文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日语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事实依据。

    2021年04期 No.215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0K]
  • 日本的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动态——以《日本语教育》杂志为考察对象

    杨秀娥;

    本文在回顾日本的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日本语教育学会会刊《日本语教育》为对象,收集了该刊最近40年间(1979年第37期-2019年第174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分析了相关研究的整体趋势、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范式与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从论文数量来看,相关研究在该刊中表现并不十分活跃。相关研究的研究对象覆盖了"教师"的职前阶段与在职阶段,关注了非母语教师,呈现多元化特征;研究主题覆盖面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及其实践"为最主要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多为实证研究,其中,质性研究占实证研究的一半以上;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研究、实践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法。

    2021年04期 No.215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1K]

中日学术前沿动向

  • 时空镜像下的他者 日本学术界的中国大陆地区研究动向

    刘岩;陈胜能;

    本文以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国立国会图书馆共同建立的KAKEN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和GIS法等分析方法,对1965年-2019年间日本关于中国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项课题的历时空间演变、共时空间分布特征、学科归属及研究内容进行文献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历时视阈下日本对中国各个省份的研究重点区域始于西南地区,并逐渐向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扩展,相对而言中部地区关注较为薄弱;共时视阈下日本对中国大陆地区各个省份均有立项课题,并呈现了明显的聚集且不均衡趋势,可以划分为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自治区及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居住地的连片状分布,以北京、上海为主的核心状分布,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南沿海的连带状分布的特征,同时各个聚集分布区的研究内容呈现明显的共性与差异性,反映出日本重点关注各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族习俗等并展开了深入挖掘与研究。

    2021年04期 No.215 118-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