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与研究

期刊名称: 日语学习与研究
创办日期: 1979
主办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刊期: 双月
电话: 010-64492401
    010-64493203
Email: ryxxyyj@vip.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19/H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439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朝市监广登字20190017


谢灵运与日本古代文学

  • 日本古代边境意识与自然的发现

    高松寿夫;靳慧卿;

    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出身中央的日本律令官员大量赴任边境之地。他们从迥异于都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新的自然观与文学表达,产出了《万叶集》卷三的富士山歌以及风土记、《日本书纪》中的山岳描写。这些描写借力于六朝与唐代诗文,其产出又与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创作游览诗、山水诗的过程有共通之处。然而以大伴家持为例分析可知,在和歌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中,还有他自己生长的都城为参照。

    2020年01期 No.20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2K]
  • 论平安初期君臣唱和诗对谢灵运的接受——以山水描述为例

    蒋义乔;

    目前的谢灵运研究主要在中国文学范围内展开,关于日本古代文学对谢灵运的接受鲜有论及。而日本"敕撰三集"所收君臣唱和诗中的山水描述,就与平安初期诗坛对谢灵运的接受不无关联。通过对相关诗语及文辞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到,《文选》与继承了六朝诗歌传统的唐诗群是平安初期日本诗坛接受谢灵运的两大途径,其中孟浩然、李白、刘长卿等人的诗作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由此可以窥见中日古代文学间接受交流关系的动态图景。

    2020年01期 No.206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0K]
  • 谢灵运对平安时代诗宴的影响

    佐藤道生;史瑞雪;

    在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诗宴是一项重要的社交仪式,且举办时必写有诗序。在平安朝的诗序中,主办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皆被看作构成理想诗宴的要素而得以重视。本文指出了前述五要素亦见于《文选》所收的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并进一步探讨了谢灵运对当时日本诗宴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0年01期 No.206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3K]
  • 五山汉诗中的《登池上楼》

    岩山泰三;陈鹏安;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池塘生春草"及其典故常为五山汉诗所引用,但句中"春草"一词多被替换为"芳草"。尤其是和韵诗,在称颂对象诗歌及作者的境界时,更是常用"芳草"一词。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从诗禅一致论的立场来看,赞颂诗歌的同时也赞扬禅僧境界之高乃是一种基本态度。因此诗坛产生了一种倾向,认为含"明智之士"之意的"芳草"比"春草"更为贴切。

    2020年01期 No.206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0K]
  • 谢灵运与江户前期文坛——以林罗山和石川丈山为例

    陈可冉;

    进入江户时代后,六朝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因中国编纂出版的诗文总集的输入而呈现出有别于以往的时代风貌。明版书籍的流布使得近世初期的日本儒者、诗人能够更为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六朝时期的人物和诗文。作为六朝文学的重要代表,谢灵运在以林门交游圈为核心的江户前期文坛收获了为数众多的异域读者。灵运的诗文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逸事,为近世日本汉文学的蓬勃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主要聚焦于林罗山和石川丈山的诗文创作,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管窥江户前期文坛对谢灵运诗文的接受状况。

    2020年01期 No.206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7K]

信息专栏

信息专栏_学术用语对照

日语语言研究

  • 补助动词「てしまう」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研究

    仇虹;

    补助动词「てしまう」常被看作是体形式的一种,但实际上它是处于由命题向情态过渡阶段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兼有体意义与情态意义。本文通过考察「てしまう」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的使用状况发现「,てしまう」表达的体意义越强,则越容易否定化;反之,表达的情态意义越强,则越难以否定化。命题与情态的连续性、主观性对否定化的制约作用等因素在句法层面造成了「てしまう」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2020年01期 No.206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9K]
  • 清末民初中日语言接触发生的要素分析

    张守祥;于湘泳;

    语言接触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它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地理空间与人口数量条件。不仅如此,经贸往来、移民杂居、教育普及程度等因素也是发生语言接触的重要条件。本稿根据日文史料研究针对清末民初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中日语言接触发生的基本情况,如日俄战争前后日本人来源、"关东州"及"满铁附属地"概况、日本人与当地中国人从事职业、识字率及母语以外语言掌握情况、日本文化人笔下不同阶段语言接触状态等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证明清末民初期间发生的语言接触现象是后来日伪时期更大规模中日语言接触(协和语)乱象形成的早期基础。

    2020年01期 No.206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5K]
  • 日语学习者塞音习得状况的追踪调查——以「パ/バ」的感知为例

    胡伟;

    中国日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清浊塞音的语音习得上感到困难。本文以国内某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针对日语塞音习得状况,以「パ/バ」的感知为例,通过听辨实验进行了追踪调查。从实验成绩来看「,パ/バ」的感知正确率仅为七成左右。词中「パ」的感知难度较大,初级学习者的正确率不超过四成,中级学习者不超过五成。"前元音+「パ」"的难度大于"后元音+「パ」",而后者难度又大于"鼻音+「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パ」的正确率与声学特征——嗓音起始时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020年01期 No.206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0K]

日语教育研究

  • 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跟踪调查——以日语专业出国交换留学生为例

    金玉花;樊梦;

    本文通过对一名日语专业的交换留学生做的三次PAC分析及问卷调查,探讨了其留学一年期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其认知层面出现的变化特点是受访者的意识结构中出现"持续具有的"、"发生变化的"和"新形成的"日本文化印象,涉及面较广而具体。其感情和行为层面的变化特点是受访者留学前具有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态度,留学后积极主动地与日本人交际,从中学习和锻炼而逐渐融入到日本社会,即使面对敏感的话题时也能够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有价值的异文化体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促进作用。

    2020年01期 No.206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2K]
  • 日语学习者作文中“接续表达”的偏误分析

    黄明侠;

    本文通过日语母语者对日语学习者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接续表达使用的评价分析,发现日语学习者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接续表达。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我们认为,日语学习者的偏误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同一类型中意思相近的接续表达的混同、接续表达类型选择错误、文体的偏误。本文探讨了产生这些偏误现象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改善对策。

    2020年01期 No.206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6K]
  • 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的日语语音意识发展模式

    钟勇;李莹;赵寅秋;

    本研究采用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的日语语音意识发展模式,结果发现:(1)学习者的日语元音意识发展最快,刚学完发音就可以达到很高水平,且一直保持稳定;(2)学习者的日语辅音意识在学完发音后可达到很高水平,但之后经历一个U形发展过程;(3)学习者的日语音拍意识在学完发音后处于中等水平,随后有所上升,但一直不够理想;(4)学习者的日语声调意识发展最为困难,始终停滞在不高的水平。该结果给日语语音教学带来了不少启示。

    2020年01期 No.206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7K]

日本文化研究

  • 深草元政《扶桑隐逸传》中的孝养思想

    陆晚霞;

    《扶桑隐逸传》是日本江户时期的日莲宗僧侣元政上人编撰之书,其中收录了自奈良时期至中世室町时期的隐者逸士凡75人的传记。曾有研究将本书所涉传主的隐逸分为孝子型、学者型、抛弃名利型,由此足见作者元政对"孝"思想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文本分析,考察该《隐逸传》中的孝养思想,指出元政上人孝养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特点。即书中的孝养解释立足于儒佛二教,同时作者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情和对孝子传的阅读兴趣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孝养思想的形成。本文拟为日本近世时期的隐逸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角。

    2020年01期 No.206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1K]
  • 浮世绘中“雅”与“俗”的双重再现——以铃木春信的“见立绘”作品为中心

    彭方洁;

    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因绘画主题集中在花街柳巷、歌舞伎表演、相扑比赛甚至情爱场面等风俗内容上,而被誉为平民艺术与艳俗艺术的代表。然而,对浮世绘"见立绘"的分析可知,大部分"见立绘"都体现了雅俗融合的特点。以"见立绘"的著名代表画家——铃木春信的作品为例,围绕"见立绘"的特质、主要类型、及兴起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分析,从日本文化的重层性结构来解读"见立绘"这一艺术现象,进而揭示日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特点。

    2020年01期 No.206 10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5K]
  • 郑孝胥驻日时期的文化交往与心态

    李秉星;

    本文以清朝驻日本外交官郑孝胥驻日期间纂写的日记及相关诗文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早年日本观的形成,也可借此一窥郑孝胥对维新、民主与帝制等诸种意见的雏形,以为研究其晚年的人生转折提供某种线索。可以说,身处变革的时代,早年身处异乡的郑孝胥虽然在不断学习新知,然而相比同辈缺少探究新时代的兴趣,说明传统士大夫的生命情境仍然是郑孝胥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寄托。

    2020年01期 No.206 11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2K]
  • 从能乐《翁》看日本原始信仰

    龚冰怡;

    能乐《翁》,又称为"式三番""翁猿乐",其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富有仪式感和宗教色彩。在有关《翁》的形成原因的诸说中,原始信仰说最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贴近人类文明早期的精神状态和宗教艺术的发展状况。《翁》在形成初期应该是一种日本本土的原始歌舞,后与从中国传来的散乐相结合,进而发展成熟。《翁》的思想源头是稻魂信仰和祖灵信仰,并以此为出发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兼具神事性和艺术性""祝祷性与娱乐性此消彼长"和"过渡性转换为融合性"三大特点。

    2020年01期 No.206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