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与研究

期刊名称: 日语学习与研究
创办日期: 1979
主办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刊期: 双月
电话: 010-64492401
    010-64493203
Email: ryxxyyj@vip.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19/H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439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朝市监广登字20190017


  • 构文的职能としての「判定」及び「心情」(続)——「だ」·「だろぅ」を例にして

    川崎诚;

    <正>~~

    1989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和歌和汉诗的比较研究(续)——对构思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比较

    李树果;

    <正> (四)在和歌中恋歌所占的比重很大,《古今和歌集》中恋歌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新古今和歌集》中约占四分之一。这和日本的社会条件是分不开的。平安贵族在男女关系方面是比较开放的,男女的社会交往比较活跃,女性可以在赛歌会上和男人一起纵情对歌。所以在历史上女流歌人辈出,在《小仓百人一首》中女流歌人就有二十一人。而在中国就无此条件,唐宋诗人中除李清照外几乎没有知名的女

    1989年02期 9+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外来语の周边

    李泰然;

    <正> ~~

    1989年02期 10-1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谈谈日语句子的连接

    李性让;

    <正> 文章通过句子和句子的连接形成文脉即上下文。文脉反映着文章作者关于展开文章内容的思考方法。即便导出同一个结论,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思考方法,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写作水平,不同的文风,也各不相同。一篇文章总要通过具体的形式,采用一定的手段把各个独立的句子连接起来,这样来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本文试就句子的连接关系,连接手段,连接类型等几个方面作一番

    1989年02期 19-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中国人学日语若干发音难点试析

    高化;

    <正> 中国人在学习日语发音时,常常遇到一些难以准确把握的音。这些音,有的因为与汉语中的某些发音近似,初学者往往容易以汉语语音的发音方法去类推;有的则因为是日语中特有的音素,而汉语中没有类似的发音,初学者很难准确地掌握其发音要领。本文拟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发音时容易遇到的若干发音难点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1989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理工大学研究生日本语会话课にぉける现状と问题

    神谷纯子;

    <正> 一、院生会话课目的使命现行教育制度大学院生(中国语“研究生”)最高教育受资格条件持。彼将来全国学术界先端活跃期待,当然国际的视野活动要求。先端技术导入,学术交流会话能力必要言。自觉彼持望具体的状况(例

    1989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也谈“物のぁゎわ”的译法

    陈泓;

    <正> 数年前,国内日语翻译界曾就“物”一词的汉译展开过讨论.初涉日本文学的笔者从中受益匪浅。然而遗憾的是那场讨论尚有未尽言之处,而且收场也失之草率。这一方面说明“物”一词确有难度,缺少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翻译实践染指不易,言之成理更难;另一方面表明,象“物”这样专业性较强的核心性文化概念,既不能通过一两次讨论就穷其内蕴,又不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性,不必尽快统一看法、定于一

    1989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试谈「~てゃ.る」与「~てぁげる」的语感与译法

    宇辉;

    <正> 一引子学过外语的人大抵经历过“异中求同”的初学阶段。外国语与母国语,音、形有异,“义”却近同,所以才能入门。如在日语中“机”即桌子、行是“去”,美形容“漂亮、美丽”,初学者的单词本上无不如此。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不应满足于这种简单的“认同”,而该注意“求异”了。两种语言,即便是表达同一信息,由于文化传统、语言心理、国民气质等因素的影

    1989年02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とにかく”和“なにしろ”的区别

    张济卿;

    <正> 在一些日汉辞典里,对和这两个副词的解释都十分相似,大致上都译成“总之,反正,不管怎样”之类的意思,我们很难从中看出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即使在日本的《学研国语大辞典》里,的项下,也简单地以作为解释。森田良行先生在《基础日本语》一书中,对这二个词作了比较详细的分。不过对我国的日语学习者来

    1989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 试析“せっかく”,“わざゎさ,“ゎどと”“てとゎり”,“故意に”的异同

    黄仁方;

    <正> 标题中的“故意”是一组副词,是一组用法相似词义相近,在某些日语辞典里又互为注释的近义词。译成汉语又都是“有意”、“特意”、“故意”的意思。它们在用法上互相渗透,相互重迭,在某些场合可以互用。但实质上这组词无论是语义上还是语感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本文想通过它们的基本含义分析这组近义词用法上的异同。

    1989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三岛由纪夫和他的《丰饶之海》

    文洁若;

    <正> 世界文学史上偶尔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一个在艺术上有卓越才能的作家,在政治上却是反动的,例如为墨索里尼捧过场的意大利诗人邓南遮①及美国诗人庞德②。多产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日本现代文坛上这样一个例子。通过作品,他不断宣扬对毁灭、流血、死亡与自杀的沉迷,并在《忧国》(1960),《明日黄花》(1961)和《英灵之声》(1966)中,美化法西斯军人。他叫嚷:必须复兴日本的传统,尚武和武士的传统”,还宣称:剖腹自杀是“死的美学的极点”。最后,为了煽动人们

    1989年0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日本诗歌

    李德纯;

    <正> 荒原派和列岛派相继于1955年解体、棹派,汜派、貘派继之而起,标志着战后日本诗歌进入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样三派新秀脱颖而出,以感情浓郁、清新俊逸的抒情诗崭露诗坛。不久、今天派和民族诗人派,在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等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迸发出一种强烈期待突破的心理状态。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日本诗坛逐渐接受西方形式主义影响。五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急剧膨胀,人民群众物

    1989年02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介绍表现评论法

    李国栋;

    <正>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第四次年会上,日本立正大学副教授冈田袈裟男先生就表现评论法的必要性作了精彩的讲演,受到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表现评论法作为一种较新的文学评论方法在日本文学研究界已有相当建树,但对于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界也许还有些陌生。本文拟以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例对表现评论法的具集运用,作一个粗略的介绍,以期引起国内更多同仁对表现评论法的关注。我认为,所谓表现评论法,简而言之,就是指从文章表现上的特点出发,阐明作者思想或作品本质的评论方法,大致可分为词语评论法和句式评论法。日本广岛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相原和任先生充

    1989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古语残余

    郑保垒;

    <正> 现代日语与古代日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日语除了使用大量的古今通用的词汇,使用许多文语形式的熟语格言外,还保留着为数不多的古语残留。所渭古语残留,就是由今天不再使用的古语语法构成的连语(词组)在现代日语里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继续使用。这样的词为数不多.如等。这些词在现代日语里作为一个词使用,虽有其

    1989年02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浅谈日语句子的否定形式

    张礼忠;

    <正> 日本人在写文章,讲话时,喜欢采用否定的表达方式(打消表现),这是日语特点之一。日本人有一个传统观念即少说为佳,喜欢语言的简短与含蓄。因此,在谈话时往往不用肯定的语气,而采用否定的表达方式。如中国有一句成语叫“饥不択食”,如用肯定式直译是:“空腹最良一

    1989年02期 59+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日本人的季节感

    石森延男;蒋娟娟;

    <正> 年少时,我家院里有一道落叶松篱笆。树高约四米,栽成长达二十米的一列,十分繁茂。每当冰雪消溶,新春来临时,万木竞相吐绿。松树篱笆也鼓出颗颗圆嫩的

    1989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枕草子》二则

    王润久;

    <正>《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性和歌诗人。她具有卓越的描写力,善于描写自然与人物,在日本古典作家中最享盛名。她在创作上,能独辟蹊径,开创了新的文学领域。《枕草子》被誉为日本随笔文学的鼻祖,与《源氏物语》同被称为平安文学的双璧。这部作品约于西历一千年(即日本长保二年)完成,长短文共约三百章。作者独特的气质和超人的智慧闪烁其中,行文优差,风格简朴。现由《枕草子》中选译二则:第一章《春天的黎明》和第二十二章中的一节《未得任官的人家》。第一章《春天的黎明》是一首散文诗。全文笔法简洁,格调清新,语言明净,意境空灵。其表现手法亦颇引人注目。文中列举四季之美而全无单调呆板之病。她用敏锐的目光和深刻的理解力捕捉一天中典型的片刻,捕捉这片刻中典型的事物,造成一种清幽空灵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此表现手法,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值得注目的是,全文写美景,唯结尾处写寒退之中午令人惆怅,既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又给阅者以诸多回味,确是点睛之处。第二十二章是散文。所选的《未得官的人家》,只冷静客观地叙述了发生在一个未得任官的人家的故事,却充满了理趣。全文用对比的方式,深刻刻画了人的自私自利的心理,反映出世态的炎凉。人为利害关系、自私自利而左右,例如当听到主人一定能被任官的消息,便蜂涌前来追随,一旦决定未被任职时,则悄悄离去,以这一从一去形容这些人的奉承,虚伪之情。文中除了末尾"其失魂落魄的样子,实在可怜!"之外,笔者未加任何评论,而以冷静的笔致写实,这一点在创作手法上是值得注意的。

    1989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第二、未得任官的人家

    <正> 这是在地方官任免会上未得任官的人家发生的故事。听说这家主人今年一定能被任官,从前服侍主人而后又去它处供职的或者是退居于乡下的人们便都蜂涌而至。出

    1989年02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谈“たまま”的用法

    游象山;

    <正> 是过去、完了助动词与添意形式体言的结合.是日语惯用形式之一。和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可以表示动作结果的存留状态,而又是用来表示原封不动的状态的。于是,便用于保持某一动作所造成的状态不加改变的意思。这一词组一般要求接在瞬间动词的连用形后面。如:

    1989年0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机の上に三册の本がある」ってたかしぃか

    纪景嫘;

    <正> 学习了胥达同志的“浅谈日语数词的用法”和秦礼君同志的“从相异点谈汉日用言修饰语”两文(均见本刊88年6期),联想到早先看过其它日语刊物上与此不无关联的几篇文章,想综合起来谈一点浅见。黎明,林惟两同志认为「机土三册本」是错句.在大连《日语知识》杂志的“病句例析”栏下作了阐释(见87年12期该刊 P.27)。而王占禄同志编译的“由『三匹子豚』看日语数量

    1989年02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可带“を”的自动词

    郑光林;

    <正> 一般来讲,日语中他动词带,表示宾语,但有些自动词也能带,表示补语,其意思表示移动的场所、出发的地点等,有些自动词还有他动词的功能。在学习日语时,这种可带的自动词将是一个难点。这类自动诃的数量也不少,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可带的自动词有三百个左右。现将其常用的一部分用例句的形式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1989年02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谈日语构词时所带来的变音现象

    王杰;

    <正> 在日语中.许多词的形成都伴随着变音现象。也就是说,当几种成分构成一个新的合成词(复合词)时,某些成分的音素的变化称为“变音”(phonological change)。日语的变音现象包括连浊、转音、音便、音韵添加、音韵脱落、音韵融合、连声、半浊音化等多项内容。了解这些音变现象。对我们更完善地掌握好日语,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下面笔者参照有关资料,对上述各项变音现象作一介绍。

    1989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日语中“手”这个词的意义

    张永义;

    <正> 日语中“手”这个单词是个多义词,对于初学的同志是很难掌握得准确的。从而,在汉译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译的现象。为此,本文中只就“手”这个单词的主要含义做一番整理,仅供初学的同志参考。日语中,“手”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造语、接头词使用。把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整理如下:

    1989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遊び」在科技领域的新意

    金连绅;

    <正>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科技词汇(包括社会科学词汇)大量涌现,这对我们进行日语教学及翻译研究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当然,日本科技文献中大量的科技词汇是以日语外来语或片假名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我们往往着重于这方面的研究,而忽略日语固有词汇(本文中也包括汉字词汇)转化为科技词汇的问题。初学者对于日语固有词汇,往往不加思索就照原词意翻译从而常常出现错译现象。

    1989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塩梅”与“尺八”

    李正伦;

    <正> “塩梅”这个词,在日语中是常用的口语,任何日语词典里都有。我过去总以为这是纯粹的日语,其语源决非来自汉语。近读《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张自中写的“烹调对联欣赏”一文,举例的一联为:曾传宰相调羹手欲识阿衡负鼎心文章解释上联说:“……殷高宗请傅说任宰相时曾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国家需要你,正象调羹离不开成酸一样。”

    1989年0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下载本期数据